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FB舊note(8) -- 談文化 – 日本動漫對青少年的影響

Friday, October 23, 2009 at 1:01am | Edit Note | Delete
下文是小弟的第一份中化功課。用了2.5小時, 寫了2032字。

----------------------------------------------------------------------------------------------------------

作為一種次文化, 動漫對全球青少年的影響不可謂少。一年一度的動漫及電玩節、民間自發的同人漫畫販賣會、女僕咖啡店和角色扮演服裝租賃店等都展示出動漫對香港青少年的生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筆者於去年九月是曾到科大一遊。當時,眾學會皆爭相邀請學生入會,宣傳海報鋪天蓋地。以上情景不算特別,但細看各海報,卻令人為之驚訝。在科大的有蓋走廊走過,每過四、五張海報就會發現有一張以動漫角色為設計重心的海報。有趣的是這些海報不是用來推廣動漫學會,已是為劍道、足球和網球等作宣傳。由此可見,青少年受動漫感染之深絕非只流於興趣,而是到達生活的層面。

歐美、港台和大陸都有製作動漫,但為何唯獨日本動漫對青少年的影響如此深遠?這得從電視台說起。

無線電視從七、八十年代開始已經引入日本動畫。著名的有《鐵甲萬能俠》、《我係小忌廉》和《足球小將》。動漫中繪畫出少男的熱血和友情、少女的心事和柔情, 這是電視劇中甚少提及的話題。因此,日本動畫開始在香港大行其道,成為大眾學生青少年茶餘飯後的話題。其後電視台再引入各種不同題材的動畫:兒童動畫中的長青代表作《叮噹》,以熱血打鬥紅極一時的《龍珠》,開創少女變身戰隊先河的《美少女戰士》。動畫種類之多,實在令人眼花撩亂。這打定了日本動畫在香港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反觀其他國家的動畫,與美國的《米奇老鼠》和《阿森一族》,都較遲在港成名,且內容較為狹窄而具地區性,以致觀眾收視率頗低。更重要的是,日本動畫多於廣東話台播放,而其他動畫則於應與台播出,收視率的差距顯而易見,更造就了日本動畫在香港的興起。

日本動畫在港流行以後便漸漸對青少年造成影響。下文將集中探討近年動畫隊二十一世紀青少年的影響。

現今青少年甚少在在電視上看動畫,反而是在網上已「點對點」型式下載最新的動畫,有的動畫更是在日本即日播放,即日供網民下載的。這裡引發了第一個問題。下載這些動畫本不算違法,但青少年往往會得到一個錯覺:我既然可以下載動畫,為何不下載其他歌曲和電影?在他們下載歌曲電影時,殊不知自己已經違法。習慣下載的青少年無視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忽視了作曲作詞人的努力。這也成了港產片和香港音樂消沈的主要原因。

有部分動畫打著「兒童向」﹝即給兒童觀賞﹞的旗號,播放極盡暴力、血腥和意淫的情節,可謂「掛羊頭、賣狗肉」的極至。這種動畫不但有礙青少年心智發展,甚至導致罪案的發生。日本八十年代發生的「宮崎事件」便是一例。當年,一名姓宮崎的男人引發了一連串的女童姦殺案,轟動一時。宮崎被捕後,保安廳在他家中搜出大量暴力色情的動漫,可見動漫絕對能影響個人心理發展。雖然香港暫時未有同類事件發生,但可以肯定,青少年是有途經接觸到那些不良動畫的──這能從青少年的言談中聽得出。

動畫對青少年的說話用語可謂影響深遠。對於動漫閱歷有一定程度的青少年,口語中夾雜一兩句日語算是平常事。有些常用的動漫日語更成為青少年間溝通時必須用到的詞語。舉些例子:如「蘿莉」,表示未成年和未發育的女孩;如「惡搞」,表示在情節中引用並諧化其他作品的情節;如「怨念」,表示對某事物有強大的意念或狂熱。正因青少年愛用以上詞語溝通,他們的語言能力亦看似減低了,不如十多年前的青少年。這情況在零七年的會考中文綜合卷中能看出一點端倪。

驟眼看,動畫為青少年帶來的都是負面影響。然而,很少人看到動畫亦能為青少年帶來正面影響。

日本動畫比其他國家的,整體上可算是優質數倍。日本動畫的作畫一絲不苟、故事豐富細膩、配音專業精確,更重要的是製作組與聲優﹝即配音員﹞都敬業樂業、合作無間,完全展示何為專業。宮崎駿在製作《崖上的波兒》時,指出該次的動畫全是人手繪製,希望營造出立體動畫無法譜出的人情味。《波兒》的製作艱辛,單是繪圖經已超越十七萬張。倘若青少年能多留以動畫背後的辛酸,他們亦能學到應有的勤力和毅力。從考試成績及日常行文之間不難找到既熱愛動漫,又能考出好成績的學生。這能引證動漫製作上的專業精神的確能感染他人向善。

每當人對身邊事物感興趣時都會嘗試分析及研究它,動漫亦不例外。筆者於中三開始欣賞動畫,直至現在,所看動畫過百齣,集數更突破三千集。在對動畫如此癡迷的同時,筆者亦能兼顧學業,原因是動畫啟發了筆者閱讀評論,並由此學到多角度思考,甚至豐富了文章閱歷和撰文技巧。與筆者相同經歷的人不勝枚舉,筆力高強者更是多不勝數,可見動漫促進了部分青少年的語文能力。

動漫常給人虛幻的感覺,但部分動畫卻反能讓青少年看到世界真實的一隅。日本最近放映了一齣名為《東京震級8.0》的動畫。動畫細緻描寫出地震中人民的驚恐和悲傷,同時亦帶出東京消防廳等政府部門的危機應變工作。身處非地震帶的香港青少年本難理解居於地震帶的日本人的惶恐,但看過以上動畫的青少年都異口同聲表示期望自己能了解天災的禍害。動漫所帶出的真實往往比平鋪直述更能引起青少年的關注。

雖說動漫有好有壞,但無可否認,動漫經已是社會中流行的次文化,有其對青少年影響深遠。能否把握這力量以發展社會進步將是未來一重要課題。

3 則留言:

  1. 確實,動畫的色情成份並非促成風化案的充分條件,如果就這點攻擊動漫工業,有「一竹竿打一船人」之嫌。

    回覆刪除
  2. it just break the relationship of patients and friends

    回覆刪除